企业最大的发展瓶颈,往往就是老板自己!
|
admin
2025年9月15日 1:2
本文热度 105
|
- 文 | 林增选 “林距离看企业”主理人、领沿管理创始人、企业经营管理顾问
- 每天最早到公司、最晚离开,事事亲力亲为,企业却停滞不前;
- 今天强调产品质量,明天要求客户数量,团队无所适从;
- 制定了详细计划,三个月后问起来,却还在"准备阶段"。
更令人忧心的是,很多老板将问题归咎于"员工执行力差"、"市场竞争激烈",却很少反思:企业最大的发展瓶颈,往往就是老板自己。认知短板让决策质量低下,善变让团队失去方向,执行力不足让计划永远停留在纸上。究其根源,主要问题出在两个关键维度:认知决策质量和执行体系建设。01 维度一:提升决策质量——突破认知局限
忙于应付各种琐事,缺乏深度思考时间;凭借过往经验做决策,忽视市场变化;听到一个新概念就盲目跟进,缺乏独立判断。中小企业的资源有限,每一个错误决策的代价都极其高昂。一次错误的投资、一个错误的人才选择、一次错误的市场进入,都可能让企业陷入困境。重大决策不应该在瞬间做出,而应该有一个缓冲期。具体做法包括:- 坚持24小时原则:非紧急重大决策,至少思考24小时再做决定。这个缓冲期可以帮助避免情绪化决策,让思路更加清晰。
- 使用决策清单:制定重大决策前必须回答的10个问题清单,包括:需要投入多少资源?可能失败的原因有哪些?最坏结果是什么?如何应对?
- 建立咨询机制:组建3-5人的外部智囊团(包括其他行业老板、专业顾问),在重大决策前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。
某制造企业老板过去经常凭直觉投资设备,后来严格执行"设备投资决策清单",避免了两次错误投资,节省资金200余万元。老板的认知局限往往源于信息渠道单一。改善方法包括:- 开展跨行业交流:定期与其他行业老板交流,学习不同思维方式和方法。不同行业的视角往往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启发。
- 深入一线调研:每月至少安排2天时间拜访客户、供应商,了解市场真实情况。远离办公室的汇报,直接获取第一手信息。
- 建立员工建议制度:鼓励员工提出建议,对采纳的建议给予奖励。一线员工往往最了解企业运营中的实际问题。
- 安排专业学习:每年参加1-2次高质量课程,系统学习管理知识。重要的是走出办公室,接触不同观点,避免活在信息茧房中。
很多老板不断重复类似的决策错误,是因为缺乏有效的复盘机制。具体方法包括:- 月度决策复盘:每月回顾重大决策,分析决策质量和结果。重点关注决策过程中的思维盲点和假设错误。
- 记录决策日志:记录重要决策时的思考过程和依据。这不仅为复盘提供材料,也帮助训练决策思维。
- 开展失败决策分析:对结果不佳的决策进行深入分析,找出认知盲点。重点是学习而不是问责。
通过持续复盘,逐渐形成自己的决策原则和底线,提高未来决策的质量。02 维度二:构建执行体系——确保战略落地
很多老板抱怨团队执行力差,却很少思考:是否为团队提供了清晰的执行路径?是否经常改变方向让团队无所适从?是否以身作则展示了执行力?执行力不是靠口号和压力产生的,而是靠清晰的目标、明确的路径、有效的追踪和持续的激励来实现的。很多企业的问题不是没有目标,而是目标太多、变化太快。改善方法包括:- 确定季度聚焦主题:每个季度只确定1-2个最关键目标,全公司资源倾斜。过多的目标只会分散有限的资源。
- 实现目标可视化:将关键目标分解到部门和个人,公开展示进度。透明度可以产生积极的压力和责任。
- 拒绝目标随意追加:季度内原则上不增加新目标,确保专注度。避免因为老板的一时兴起而打乱整个团队的工作节奏。
某电商企业过去同时追求销售额、利润率、新品开发等多个目标,结果哪个都没做好。后来改为每季度只聚焦一个核心目标,业绩反而提升了50%。执行不力的主要原因往往是过程缺乏管理。具体做法包括:- 实施周计划周报制度:每周制定详细计划,周末汇报完成情况。这有助于保持进度和节奏。
- 采用项目制管理:重点任务成立项目组,明确负责人、时间表、交付标准。项目化的管理方式可以提高专注度和专业性。
- 设置定期检查点:在关键节点设置检查机制,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。预防总比治疗来得容易。
- 建立问题解决机制:建立快速问题上报和解决通道,避免卡顿。减少官僚流程,加快决策速度。
重要的是让执行过程透明化,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,而不是等到最后才发现无法完成。很多工作虎头蛇尾,是因为缺乏持续跟进的机制。跟进方法包括:- 坚持周例会制度:每周固定时间检查进度,协调资源。保持例会的专注和高效,避免流于形式。
- 创建数据看板:建立关键指标可视化看板,实时展示进展。可视化可以大大提高信息的传递效率。
- 实行结果问责:对未完成事项进行原因分析,明确改进措施。重点是改进流程而不是指责个人。
- 提供及时激励:对达成目标的团队和个人给予及时奖励。及时的认可往往比延迟的奖金更有效果。
跟进的目的是帮助团队解决问题,而不是单纯施压。好的领导者应该是团队的助力而非压力源。认知迭代和决策-执行体系是两个相互支持的维度。认知提升为决策提供更好的基础和方向,而高效的决策-执行体系则将认知转化为实际成果。许多企业只注重其中一个方面,导致效果有限。只有将两者结合,才能实现真正的突破。老板的个人成长和企业的系统建设必须同步进行,相互促进。如果你意识到需要突破自我,可以尝试这个90天改进计划:03写在最后里
改变总是困难的,尤其是改变自己的思维和行为模式。但企业发展的天花板往往就是老板认知和执行力的天花板。最好的管理,是先从管理自己开始;最好的变革,是先从改变自己起步。当你开始持续学习、提升决策质量、构建执行体系时,你会发现团队也在悄然变化,企业开始走向新的高度。系统性地提升认知和构建决策-执行体系,能够帮助企业突破瓶颈,实现持续成长。真正的改变始于承认不足,成于持续行动。从现在开始,迈出第一步,选择一个小而具体的问题开始应用上述方法,逐步扩展和完善。企业的转变需要时间,但只要方向正确,每一步都会带来实质性的进步。
——END——
阅读原文:原文链接
该文章在 2025/9/15 13:19:58 编辑过